高血压患者要尽早干预,预防并发症!
近年来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,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,我国作为高血压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,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,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再次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,要尽早干预,积极控制血压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
高血压的危害
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,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、大脑、肾脏等多个器官受损,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,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-
心脏疾病: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,容易引发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。
-
脑血管疾病: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,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。
-
肾脏疾病:高血压可导致肾脏功能受损,引发慢性肾衰竭。
-
视网膜病变:高血压可导致眼底动脉硬化,严重时甚至失明。
-
外周血管疾病:高血压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,引起肢体疼痛、麻木等症状。
高血压的干预措施
钟南山院士指出,高血压患者要尽早干预,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控制血压:
-
药物治疗: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,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,并坚持长期服用。
-
生活方式干预: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保持良好心态等。
-
定期监测血压: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,了解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-
预防并发症:高血压患者要关注并发症的预防,如控制血糖、血脂等。
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
-
了解高血压知识:患者应了解高血压的病因、危害、治疗方法等,提高自我保健意识。
-
主动寻求帮助:患者遇到问题时,应及时向医生咨询,寻求专业指导。
-
保持良好心态:高血压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。
-
积极参与社区活动:患者可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讲座、义诊等活动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。
高血压患者要尽早干预,积极控制血压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,在日常生活中,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监测血压,按时服药,保持良好的心态,共同努力战胜高血压,社会各界也应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问题,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。
在我国,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,政府、医疗机构、社会各界及患者本人都要共同努力,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,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,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创健康中国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